七覺分統貫 佛陀一代聖教
隨佛長老 講述 /書記組 整理
1. 總說道品
中道禪法,就是七菩提支。在此為大家說明:如何藉著七菩提支的禪法來統貫佛陀一代的聖教。
佛陀的教法,一般稱為十二因緣、八正道、四聖諦、三十七道品,對嗎?十二因緣跟八正道合起來即是四聖諦。四聖諦有三轉、十二行,所謂的三轉:初轉是見法悟八正道;二轉是精進修出世間的八正道;三轉則獲致離貪斷愛的解脫,以及具備解脫知見生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這就是四諦三轉、十二行,也就是所謂的菩提道次第。
根據古老的經典紀載, 佛陀所講的道品是什麼呢?有四正勤、四念處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支、八聖道分。而在許多的修行上,我們也曾經聽到無常、苦、無我,或者所謂的慧解脫、心解脫,或所謂的慈、悲、喜、捨,對吧?可以說相當的多。後世的佛弟子,平心講,聽了這麼多的東西,覺得每一樣都很好,也每一樣都想學,都想成就,可是卻不知道從何下手!
打從部派佛教以來,佛弟子對修行的道次第跟所謂的修行方法都不甚了解,許多人對三十七道品的理解是很片段、很分散的。很多人是這樣想的:七菩提支跟八正道是兩種不一樣的修行法門,八正道歸八正道,七菩提支歸七菩提支;五根、五力這兩個大概比較接近,但可能是另外一個法門;而所謂四正勤、四念處、四如意足,那肯定是不一樣的。甚至,在早期的佛教界還有人流傳:如果要修大神通,一定要修四神足,這是專門修神通的。聽過這個說法嗎 ?許多人誤以為三十七道品,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所提出的不同的修行方法,這是很大的誤解。
事實上, 佛陀教導的完整禪法就是七菩提支,不是五根、五力,不是四念處、四正勤,也不是八正道、十二因緣。但七菩提支這個禪修次第,如何在禪修的過程裡,統貫 佛陀教法的全部?在此將詳細解析。
2. 念菩提支
七菩提支的第一個是念菩提支,念菩提支講的就是「觀四念處集法、滅法」。我們可在《相應阿含》的609經及南傳《相應部》念處相應的第42經找到根據。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念處相應的第42經如是言:「比丘們!我將教導四念住的集起與滅沒,你們要聽! 比丘們!什麼是身的集起?從食集而有身的集起;從食滅而有身的滅沒,從觸集而有受的集起;從觸滅而有受的滅沒,從名色集而有心的集起;從名色滅而有心的滅沒,從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;從作意滅而有法的滅沒。」這段經文是記載 佛陀講四念處之集起與壞滅。四念處指的是身、受、心、法,但這個「心」在古意裡面其實不是指心,是指「識」。四念處說的是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的集法跟滅法。再看《相應阿含》的609經:「我今當說四念處集,四念處沒。諦聽、善思。何等為四念處集、四念處沒?食集則身集,食滅則身沒。如是隨身集觀住,隨身滅觀住,隨身集、滅觀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永無所取。如是觸集則受集,觸滅則受沒。如是隨集法觀受住,隨滅法觀受住,隨集、滅法觀受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都無所取。名色集則心集,名色滅則心沒。隨集法觀心住,隨滅法觀心住,隨集、滅法觀心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則無所取。憶念集則法集,憶念滅則法沒。隨集法觀法住,隨滅法觀法住,隨集、滅法觀法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則無所取。是名四念處集,四念處沒。」如是「隨集法觀身住,隨滅法觀身住,隨集、滅法觀身住」,這是身觀念處;「隨集法觀受住,隨滅法觀受住,隨集、滅法觀受住」,這是受觀念處;「隨集法觀心住,隨滅法觀心住,隨集、滅法觀心住」,這是心觀念處;「隨集法觀法住,隨滅法觀法住,隨集、滅法觀法住」,這是法觀念處。從這段經文裡,可以很明顯的看出:四念處一直在強調觀集法與滅法,觀集法與滅法,即是觀十二因緣。
2-1. 五陰與六處
事實上,這念菩提支有九種說法,第一種說法是觀四念處的集法跟滅法,第二種說法是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的集法、滅法,第三種說法是觀六觸入處的集法、滅法。
很多人看到這裏,內心不免有些納悶:「這是什麼意思啊?五陰歸五陰,六觸入處歸六觸入處,兩者之間到底有何關聯呀?」在佛法裡面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怎麼說的,很多佛弟子學了一輩子都搞不清楚。師父也坦白跟你們講,其實我學習佛法的前十二年,我亦是搞不清楚的。為什麼?沒人教啊!而且翻閱了佛教典籍著作,幾乎沒有人在講這個。可能是我孤陋寡聞,但是再怎麼孤陋寡聞,我在佛門裡也四十年了呀!我不曾聽過,碰到的佛弟子也幾乎都搞不清楚。照理來講,這是任何一個佛弟子剛入佛門的前三個月就應該被教會的呀!如果不知道這個,聽佛法根本是聽不懂的,只能記住名相,無法理解它是什麼意思。所以現在我再講一遍,請仔細聽,因為這個不懂,禪修時,你就一定不會觀的。
我們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根據這六根的活動分別說是六入處:眼、色為緣生眼識,這個叫眼入處;耳、聲為緣生耳識,這個叫耳入處;其他的以此類推。六根緣六境生六識,分別是眼入處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入處。根與境為緣生識,三者具足簡稱為觸。這個觸就有六觸:眼、色、眼識三者具足,代名詞叫眼觸;耳、聲、耳識三者具足叫耳觸;鼻、香、鼻識三者具足叫鼻觸……。眼觸、耳觸、鼻觸、舌觸、身觸、意觸,這六觸,通通都是代名詞(但這個代名詞跟身根所緣的觸境是不一樣的。身根所緣的這個觸境是指具體的現實,這個具體的現實就是我們身體的觸覺反應,包括酸、麻、冷、熱、痛、癢、粗、細、滑、澀、輕、重、緊、鬆、乾、濕,這些通通都叫做身根所緣的觸境),它是虛的。所以當你聽到眼觸,事實上指的是「眼、色為緣生眼識」。
也許有人會問說:「既然是個代名詞,為什麼要這個代名詞?」師父跟你講,這是 佛陀在講十二因緣的時候用的,十二因緣在講生死輪迴怎麼發生,這是整個佛教裡面最核心的教法,沒有了十二因緣,整個佛教全部都要瓦解。十二因緣只要一講錯、一學錯,你所學的佛教就已經不是 釋迦牟尼佛的佛教。為什麼呢?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講因緣法,除了佛教外,世間沒有任何的宗教講因緣,這是佛法的特色。所謂的行善、布施、利人……等,那是任何宗教都講的,只有因緣是我們佛教獨有的。因緣法是佛教的核心教法,事實上是不容易理解的。兩千四百年前, 佛陀在世的時候,多數的佛弟子是沒讀什麼書不認識字的。諸位現在很了不起呀!眼睛能夠讀懂這些「符號」,知道它的意思,你以為兩千四百多年前大家都有像你這種魔法師的能力嗎?你可知道文字在古代是被視之為有魔力的呀?文字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,文字本身被視之為是有魔力的。為什麼有魔力呢?一群不認識字的人,他要把他的意思讓你知道,一定得親口講給你聽,要不然你怎麼會知道他的意思呢?但一個認識字的人,將自己的意思寫在一個地方,那種符號,不認識字的人根本完全看不懂是什麼;但另外一個認識字的人一看,馬上就知道那是什麼意思。這種情形對一個不認識字的人來講,他會認為這是魔術啊!否則怎麼能知道別人的意思?對於不認識字的人來講,他對文字是崇拜的。 佛陀時代那麼多的佛弟子根本不認識字, 佛陀怎麼教這一群人?而十二因緣──生死輪迴怎麼現起,又是這麼複雜,要不要給他們一個口訣背背啊?而這個口訣是不是越簡單越好、越容易背越好?所以你必須有一個認識:佛教的這十二因緣「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……」只是個口訣,為的是讓每個佛弟子都能琅琅上口。
但是十二因緣這個口訣真正的意思,事實上要一連串的解釋。好比講無明,那無明是什麼?不是沒智慧,就是無明;要解釋無明,其實要引用很多的經篇、很多的教導,才會知道 佛陀說的無明到底是什麼意思。那什麼叫無明緣行?記得剛入佛門時,第一次看到十二因緣,所謂「無明緣行」,我真是很納悶:「沒有智慧,然後會走路?」「行」不就是走路嗎?我納悶地看了老半天,「為什麼沒有智慧,會導致眾生走路呢?」我搞不懂呀!「行緣識──走路了以後會有識」,這是什麼東西啊?諸位想想,一般人怎麼看得懂呢?望文生義而不解其意啊!實則,十二因緣從頭到尾只是一個口訣,能夠解讀這些口訣的,一定要對 佛陀的教法相當的嫻熟。如果沒有很嫻熟,這個口訣對你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。在場有很多的老同修,聽師父講過好幾遍經說裡面的十二因緣,你們聽了以後有沒有恍然大悟?它的意思跟你想的完全都不一樣,跟現在佛教界流傳的也大大的不同,是不是?問題就在這兒。「眼、色為緣生眼識」,你會不會覺得很長?所以 佛陀就用一個簡單的代名詞叫做眼觸。兩個字就解決啦!再者,如果人家問你:為什麼會有「受」?正統的說法如下:「眼、色為緣生眼識,因視覺的生起產生了受。」這是不是要念很多?但有了口訣後只要講「因觸而有受,因觸而有想,因觸而有行」,不就簡單多了?
請看《相應阿含》第41經,對應經典是南傳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蘊相應的第56經。經中如是說:「云何受如實知?有六受身:眼觸生受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意觸生受,是名受,如是,受如實知。云何受集如實知?觸集是受集,如是,受集如實知。」所以有眼觸、耳觸、鼻觸、舌觸、身觸、意觸生什麼?受!那為什麼會有受?經文跟你說:「觸集是受集」。那眼觸指的是什麼?眼、色為緣生眼識。耳觸指的是什麼?耳、聲為緣生耳識。想也一樣啊!想有六想,哪六想?眼觸生想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生想。那為什麼會有想?經文跟你說:「觸集是想集」。那行呢?行有六思身,有六個,眼觸生思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生思,這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行,又叫做思。而觸集是什麼集?行集。但這通通都是口訣啊!
從眼觸入處來講,眼、色為緣生眼識,這個叫眼入處,三者具足叫做眼觸,眼觸是代名詞。依這個眼觸而有什麼?受、想、行。《相應阿含》41經的經文講五陰,可是介紹五陰的時候,卻先講「觸集是受集」、「觸集是想集」、「觸集是行集」……等等,開始講因緣法了。明明跟你介紹五陰,可是要介紹的時候還是回到因緣法去講。諸位法友一定要記得啊!如果你這一生想瞭解佛法的深意,把你燒成灰,你都要記住一件事,佛法裡面教你想什麼、講什麼、看什麼,通通由哪裡出發?因緣法。只要講佛法,一定都離不開因緣法;只要離開因緣法講任何東西,通通跟佛教沒關係。
五陰是怎麼說的呢?眼觸入處的色陰指的就是眼根和色境;眼觸入處的識陰指的就是眼識;然後眼、色、眼識三者具足代名詞叫眼觸,依這個眼觸有受、想、行陰,所以合起來有五陰。那麼眼觸入處的受陰指的是什麼?必須說依眼觸所生的受,不可以只講受,為什麼講依眼觸所生的受呢?受是指感情,代表這受是對視覺所起的情感活動。耳觸入處呢?耳觸入處就是耳、聲為緣生耳識。耳根跟聲境歸色陰;耳觸入處的識陰指的是聽覺。那麼耳、聲為緣耳識生,三者具足代名詞叫耳觸,依耳觸起受、想、行。這時候耳觸入處有幾陰?五陰!還是五陰!可是這時候,耳觸入處的色陰就不是眼、色了,是耳朵跟聲,這時候耳觸入處的識陰就不是眼識,是耳識。現在耳觸入處的受陰是什麼呢?是耳觸所生的受。眼觸所生的受跟耳觸所生的受差別在哪裡?眼觸所生的受,這種感情活動是依視覺而起的;耳觸所生的受,這個感情活動是依聽覺而起的。一個是對視覺的情感活動,一個是對聽覺的情感活動。其他的類推。想與行也是如此。所以,每一觸入處有幾陰?五陰。每一觸入處的五陰彼此相同嗎?通通都不同。眼觸入處的受想行,是對眼識、對視覺所起的情感、記憶、想法跟決斷;舌觸入處的受想行是對味覺所起的情感、記憶、想法跟決斷。而眼觸入處的色陰是眼跟色,舌觸入處的色陰是舌頭跟味……。色陰不同,識陰也不同。所以,五陰總共有六組,而且通通都不一樣。
2-2. 觀生法、滅法
當我們在說五陰的時候,事實上就是在說六觸入處。說六觸入處是因緣的說法,說五陰是分類的說法。所以,當我們要觀五陰的時候,在現實的禪修上是從六觸入處來觀的,而不是直接觀五陰。請大家看《相應阿含》的276經,對應經典是巴利聖典《中部》的「教難陀迦經」,經中如是言:「於五受陰當觀生、滅,於六觸入處當觀集、滅,於四念處當善繫心住七覺分。」講的是什麼呢?於五受陰當觀生與滅,那是觀什麼呢?就是觀五受陰的集法跟滅法,不是觀剎那生剎那滅。再看《相應阿含》的第103經,對應經典是南傳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蘊相應的第89經。這段經文講到:「於五受陰增進思惟,觀察生滅:此色,此色集,此色滅;此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,此識集,此識滅,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,我慢、我欲、我使一切悉除,是名真實正觀。」文中亦強調「於五受陰增進思惟,觀察生與滅」。
許多人一聽到五陰的生與滅,就聯想到現在佛教幾乎都在講的「剎那生、剎那滅」,事實上從頭到尾就沒有「剎那生、剎那滅」,那個不是佛法,是部派佛教時代祖師們自己提出來的見解,最早出現在部派佛教的論著,這種觀念和語言,不在早期的佛經裡面。此外,我們根據西元前一世紀,也就是佛滅後大概三百年左右,印度有一本著作,是印度四大論師之一的世友論師所寫的『十八部論』,在漢譯的大藏經裡面有這本論,它有三個譯本,由鳩摩羅什翻譯的,名叫十八部論;由三藏真諦所翻譯的,叫做『部執異論』;後來唐朝玄奘大師又再翻譯一遍,就叫做『異部宗輪論』。臺灣一般的佛學院,多數用的是玄奘大師翻譯的『異部宗輪論』。但是玄奘大師的譯本不見得很好,只是他的用詞跟我們這個時代的用詞比較接近一點,事實上有些內容跟早期的翻譯有點出入。譬如提到佛教部派初分裂時的分派,玄奘大師就多加了一個犢子部,這是添加的說法,必須三個版本對照以後才知道。這三個版本在大藏經裡面都有收錄。世友論師這本『十八部論』,講的就是西元前一世紀印度部派佛教各個部派的情形。特別的是那個時代,大乘菩薩道還沒有出現,佛教還沒有所謂的大乘菩薩道。當時佛教就只有印度的部派佛教十八派。而錫蘭島的那一派叫做大寺派,所以,印度本地有十八派,加上錫蘭島的大寺派,實質上是十九派,但是世友論師沒有把錫蘭島的大寺派寫進來。但是錫蘭島這一派,跟印度的十八派裡面的法藏部、化地部、飲光部,基本上是同出一系。
這本論裡面就提到所謂的剎那生滅的這個說法,你可以從這本論裡面,看到十八個部派中,有些部派提倡「剎那生滅」的觀念,而有些部派則對「剎那」的觀念反對到底!所以對「剎那」的這個理論,部派佛教時代,佛教界並沒有共同的意見。
大乘菩薩道的出現有三個階段。從西元前一世紀率先出現的是般若經的思想,講一切諸法皆空,空無自性,講一切諸法如夢如幻不可得,不講「剎那生剎那滅」,般若中觀的體系是反對「剎那生剎那滅」的思想的。大乘菩薩道的第二個階段,是從西元四世紀源自於北印度喀什米爾的唯識學派,講依他起性、遍計所執、圓成實性,世間的現起是依他起依他滅,才有接受「剎那生剎那滅」的思想。到了五世紀以後,講所謂真如本心,一切唯心造,一切心法所生,由心所現,現實的一切都是心的顯現,不講「剎那生剎那滅」。所以不要以為大乘佛教都講「剎那生剎那滅」,大乘佛教有些講,有些是不講的;部派佛教亦如是。「剎那生剎那滅」的思想在佛教的派系裡面一直都沒有共同的意見。所以不要以為「剎那生剎那滅」是佛法,它從頭到尾就不是佛法!
佛教講的生滅,是五陰的生與滅,內容是五受陰的集法跟滅法,於五受陰應如是觀生與滅。請看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因緣相應第21經第二個經誦。謂 佛陀「具足十力,具足四無所畏」,在大眾中「轉梵輪,濟度眾生」。 佛陀講的是什麼法?五陰的集法跟滅法。那五陰的集法、滅法的詳細的內容是什麼?「此有時即彼有,此生時即彼生。此無時即彼無,此滅時即彼滅。」第三個經誦:「即緣無明有行,緣行有識……如是此是全苦蘊之集。」第四個經誦:「依無明之無餘,依離貪滅乃行滅,依行滅乃識滅……如是此為全苦蘊之滅。」這個就講十二因緣。所以講五受陰的集、滅法,指的就是十二因緣法。所謂觀四念處的集與滅,觀五蘊的集與滅,其實通通都在講觀十二因緣。而觀五受陰的生與滅,基本上就是叫你觀五陰的集跟滅,就是教你觀十二因緣法。不要再說五陰「剎那生剎那滅」了,那是沒有的事。
回到《相應阿含》276經:「於五受陰當觀生、滅,於六觸入處當觀集、滅。」我們就知道觀五受陰的生與滅,就是觀五陰的集法、滅法。要從哪裡開始觀?六觸入處!從六觸入處觀集與滅,因為每一觸入處都有五陰。實質上,這講的就是觀十二因緣。那麼在道品裡面,觀十二因緣就是觀四念處集與滅。修十二因緣觀後,才次第起七覺分。
2-3. 念菩提支的各種說法
念菩提支的第四種講法是什麼呢?觀世間集與世間滅。這根據《相應阿含》的第262經,南傳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蘊相應的第90經,這段經文是這麼說的:「如實正觀世間集者,則不生世間無見;如實正觀世間滅,則不生世間有見。迦旃延,如來離於二邊,說於中道。所謂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謂緣無明有行,……乃至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集。所謂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謂無明滅則行滅,……乃至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滅。」世間是指五陰、六觸入處,所謂的觀世間集與觀世間滅,其實就是觀十二因緣。觀十二因緣的集與滅,又叫做「中道禪法」,這是 佛陀的說法。為什麼觀十二因緣叫做「中道禪法」?因為如實觀生死輪迴如何起,你就不會以為「在生死當中,一切都是虛無」;無的是「我」,因緣有沒有?有!就不會起斷滅見。如實正觀生死輪迴是「此無故彼無」的滅盡,你就不會誤以為「生死業報雖然有,但生死業報不能改,反正有生一定有死,了生脫死不可能」;不!了生脫死是可能,因為生死雖然是有不是無,可是生死是「此有故彼有」,所以也必然「此無故彼無」。只要斷其生死的因緣,生死就可以斷,所以了生脫死可不可能?可能!所以有寂滅涅槃,知道嗎?如是,才不會起世間有見。為什麼叫世間有見?以為生死是固定不變的,不能動。為什麼這個叫「中道禪法」?因為觀十二因緣的集與滅,不會對生死輪迴起斷見、常見,所以稱為「中道禪法」。因此,念覺分的第四個說法,講的就是觀世間集與世間滅。
念菩提支的第五種說法叫「觀有身集與有身滅」。為什麼叫做有身集與有身滅呢?《相應阿含》第71經:「云何有身?謂五受陰。云何為五?色受陰,受、想,行、識受陰,是名有身。」
因為念覺分是觀四念處的集與滅,也就是觀五陰的集與滅,而「有身」是指五陰。所以,「觀四念處的集與滅」、「觀五陰的集與滅」、「觀六觸入處的集與滅」、「觀世間集與世間滅」與「觀有身的集法、滅法」,都是講同一件事。特別要記住:觀五陰就是觀有身;實修入處在六觸入處;道品叫做觀四念處的集與滅。
念菩提支的第六種說法是「觀食之集與食之滅」。《相應阿含》第371經與南傳對應經典的《相應部》因緣相應第11經中, 佛陀如是說:「有四食,資益眾生,令得住世,攝受長養,何等為四?謂:一、麁摶食、二、細觸食,三、意思食,四、識食。」這段經文是說:有四種食物滋養眾生,滋養眾生的什麼?生死業報,令得住世,攝受長養,令眾不能脫離這個世間。哪四種食物呢?第一個叫粗摶食,第二個叫細觸食,第三個叫意思食,第四個叫識食。底下還有這一段:「六入處集是觸集,觸集是受集,受集是愛集,愛集是食集,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集,如是,純大苦聚集。如是,六入處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食滅,食滅故於未來世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滅,如是,純大苦聚滅。」所以,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集,食滅則未來世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滅。在這篇經文當中說出六入、觸、受、愛……等等,一看就知道在講十二因緣。所以,念菩提支的第六個說法,即是觀食之集與食之滅。
念菩提支的第七種說法,則是觀老病死集法、老病死滅法。這一看就知道,都是在講十二因緣啦!
念菩提支的第八種說法是四神足「欲、勤、心、觀」的「觀」,亦即觀斷行成就如意之神足。「欲、勤、心、觀」指的是什麼?「欲」就是增上欲,指對於斷生死輪迴要起精進增上欲學。 佛陀一直強調:「於四聖諦未無間等,當起增上欲學,修無間等。」無間等就是正觀,對四聖諦如實知。四聖諦就是講斷生死輪迴、成就菩提的正道,有四諦三轉、十二行。所以,四神足的第一個「欲」,不是指愛欲、情欲,是指對斷生死輪迴要起增上欲學的意思;第二個叫做「勤」,「勤」即是精進,應當精勤於正道的修行,導向於解脫,導向於生死輪迴的滅盡;第三個叫「心」,佛教講心解脫,「心」指的就是正定,這個正定就是指八正道的成就;還有一個叫作「觀」,觀斷行成就如意之神足,如實正觀世間集與世間滅,這個「觀」指的就是觀十二因緣。
但是,整個四神足「欲、勤、心、觀」這個排法,基本上,師父認為是被改造過的。根據古代的修行道次第,四神足的「欲、勤、心、觀」,它正確的次第,應該是「觀、欲、勤、心」。「觀」是觀十二因緣,這要擺在第一個;「觀」了以後,就知道「緣生法則無常、苦、無我」,當你瞭解「緣生法則無常、苦、無我」,你這時候就見法了;見法了以後,你就知道離貪斷愛可以朝向解脫,這時候,你應該起增上欲學,修無間等,朝向勝妙出離;接著,要「勤」,所謂「勤」,即是精進修出離世間、離貪斷愛的正道;最後是第四個,叫作「心」,亦即是離貪斷愛成就正定的解脫,這才是正統的四神足的次第。但是後來,部派佛教將無明從最先斷,改成最後斷,所謂觀斷行成就如意之神足的「見法」,被拿到四神足的最後面,這是有問題的。
「五根」所出現的問題,和四神足亦有雷同之處。所謂「五根」,我們現在叫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」,事實上,慧根應該擺在最前面。這些在次第上都是被偷偷乾坤大挪移過的。部派佛教以來,五根都是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」這樣念,實則,「慧、信、進、念、定」才是正統的次第。《相應阿含》655經如是說:「有五根,何等為五?謂: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 信根者,當知是四不壞淨。 精進根者,當知是四正斷。 念根者,當知是四念處。 定根者,當知是四禪。慧根者,當知是四聖諦。此諸功德,一切皆是慧為其首,以攝持故,……乃至……。」這裡說到有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五根,而「慧根者,當知是四聖諦」,而這五根的功德以慧為其首。《相應阿含》287經中就如是記載: 佛陀未正覺的時候,先探究老病死怎麼起,緊接著,了知老病死怎麼滅(觀十二因緣的集與滅〉;然後看到了古仙人道──八正道。十二因緣與八正道合起來叫作四聖諦第一轉。有了四聖諦第一轉,就叫做慧根。慧根之後方是信根,因為這時成就對佛、法、僧的淨信不動搖,成就所謂的須陀洹,真正的說法是「慧解脫」。緊接著是精進修離貪斷愛的八正道,這是精進根。在哪裡離貪斷愛?對因緣生的五陰要離貪斷愛。五陰在哪裡表現?六觸入處。所以要對緣生的五陰離貪斷愛,得在六觸入處用功。這時候,在六觸入處要住於正念,叫做念根。然後在六觸入處離貪斷愛,成就正定,叫做定根。所以五根正統的次第是「慧、信、進、念、定」,而不是把慧根挪到最後。
再看南傳的聖典,《相應部》根相應第52經:「如是於聖弟子,若聖智尚未生,則無四根之等住,無四根之安住。諸比丘!於聖弟子,若聖智已生,則有四根之等住,有四根之安住。以何為四根耶?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是。」巴利聖典講得更清楚,慧根在哪裡?在前嘛!慧根(聖智〉生了以後,才有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」。所以慧根一直在前面,現在大家習慣講「信、進、念、定、慧」,因為被挪動了。
再者,我們現在講的「貪、瞋、癡」,事實上應該叫做「癡、貪、瞋」。為什麼我們一直念「貪、瞋、癡」呢?還是同樣的問題,部派佛教把無明最先斷改成無明最後斷了。修行是明(慧根〉在最前面,也把它挪到後面去了。這一直是部派佛教以來的問題。
念菩提支的第九種說法,是「觀四聖諦第一轉的苦諦、集諦與滅諦」。《相應阿含》第379經―轉法輪經,還有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聖諦相應的第11經,都是講四聖諦有三轉,第一轉是見法以及悟八聖道,「觀四聖諦第一轉的苦諦、集諦與滅諦」,就是根據這個。《相應阿含》第287經與《相應部》因緣相應的第65經,講的就是四聖諦的第一轉,大意如下: 佛陀說他自己在還沒有成正覺的時候,獨一靜處,精進地禪觀,起了一個正念:「何法有故老死有?何法緣故老死有?」探究老病死為什麼會起?為什麼會有老病死?於是「即正思惟,生如實無間等」,正思惟就是如理作意,無間等就是正觀、如實地觀察。起如實觀察以後, 佛陀怎麼說呢?「生有故老死有,生緣故老死有。」接著,「如是,有……取……愛……受……觸……六入處……名色……」,看到這裡,大家就知道,這時候就是修十二因緣觀。 佛陀未正覺之前怎麼修?觀十二因緣,如理作意,探究老病死怎麼起。然後 佛陀就看到了所謂老病死怎麼起的因緣法,瞭解「何法有故老死有」了。接著第二步,「我時作是念:何法無故老死無?何法滅故老死滅?」 佛陀探究老病死怎麼滅,於是「即正思惟,生如實無間等」,起正觀:「生無故老死無,生滅故老死滅」。「如是生、有、取、愛、受、觸、六入處、名色、識、行廣說」,這般層層深入的觀察,就看到了「無明無故行無,無明滅故行滅,行滅故識滅……」等等,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集與滅。然後緊接著就看到了古仙人道,所謂古仙人道,指的就是八聖道。
佛陀看到了老病死怎麼起,接著看到了老病死怎麼滅,然後看到了滅除老病死的正道,所謂的古仙人道──八正道, 佛陀接著說:「我從彼道,見老、病、死,老、病、死集,老、病、死滅,老、病、死滅道跡。見生……有……取……愛……受……觸……六入處……名色……識……行,行集,行滅,行滅道跡。我於此法,自知、自覺,成等正覺。」這個就是講四聖諦。四聖諦扣除八正道,在見古仙人道之前,就是見十二因緣的集法跟滅法。十二因緣加八聖道,合起來就叫做四聖諦。四聖諦有三轉,而念覺分的另一個說法,就是四聖諦第一轉的苦諦、集諦跟滅諦,不包含八正道的道諦。苦諦就是老病死,集諦就是老病死怎麼起,滅諦就是老病死怎麼滅。所以,念覺分的第九個說法,就是四聖諦第一轉的苦諦、集諦跟滅諦,也就是十二因緣的集與滅。
總而言之,念菩提支共有九個說法:第一種是觀四念處的集與滅;第二種是觀五陰的集與滅;第三種是觀六觸入處的集與滅;第四種是觀世間集、世間滅;第五種是觀有身集、有身滅;第六種是觀食之集、食之滅;第七種是觀老病死集、老病死滅;第八種是四神足的觀斷行成就如意之神足;第九種是四聖諦第一轉的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。雖說有九種,事實上 佛陀教導的禪法只有一種,那就是「觀十二因緣集、滅」。如果不清楚,會以為有九種修行法門。
2-4. 念菩提支的修證成就
念菩提支修行的成就,是什麼呢?是得明、斷無明。什麼叫明,什麼叫無明?南傳《相應部》蘊相應126經如是說: 「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,有色集法者,如實知有色集法;有色滅法者,如實知有色滅法;有色集、滅法者,如實知有色集、滅法。」在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的觀法,也是同樣的說法。如實知五陰的集法、滅法,這個叫作明,又叫作明人。所以,修念菩提支,觀十二因緣的集與滅,修證的成就是什麼?得明,斷無明。因此,慧根在前抑是在後?在前!所以要先起聖智,得明、斷無明。
「得明,斷無明」以後呢?南傳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預流相應的第28經如是說:「聖弟子當止息五種怖畏、怨讎,成就四種預流,以慧善觀聖理,善通達時,若心欲者,則自得記別,而曰:「於我地獄滅盡、畜生滅盡、餓鬼趣滅盡、惡生、惡趣、墮處滅盡,而得預流,墮法滅、決定、趣向等覺。」什麼是聖弟子「以慧善觀聖理,善通達」呢?經文如是說:「於此有聖弟子,對緣善作意,而曰:『彼有故此有,彼生故此生,彼無故此無,彼滅故此滅。』」觀察的重點,正是十二因緣的集法跟滅法,這就是成就念菩提支。這個時候明了沒有?已經明了!因為這就是對五受陰的集、滅法如實知。五受陰的集、滅法不就是十二因緣嗎?《相應部》因緣相應的第21經講的就是這件事啊!所以,須陀洹見十二因緣,得明斷無明。
念菩提支修行的成就,第一就是得明、斷無明,第二是成就四不壞淨,亦即成就信根:對 佛成就淨信,對法、僧成就淨信,持受並成就能發三摩地(Samadhi)之戒(聖戒成就〉。第三是遠離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飲酒五種怖畏仇怨。第四就是地獄、惡鬼、畜生三惡趣永盡,永遠不再墮惡趣。這時候,對聲聞弟子來講,就是成就「慧解脫」(後世稱為須陀洹),也叫做正覺。斷什麼煩惱呢?「斷常見,斷身見,斷疑」,因為瞭解「緣生法則無常,緣生法則苦,緣生法則非我,亦非我所」。簡單講,就是斷除「常樂我淨」的妄見,亦可講是斷常見、斷我見,我見就是身見;還有斷疑,因為對佛法僧成就淨信,疑永斷。所以,念菩提支很重要呀!
3. 擇法菩提支
七菩提支的第二個就是擇法菩提支,或叫作擇法覺分。在場的女眾,你二十幾歲的時候,選擇要嫁給那個人,那是不是選擇?是!但那不叫擇法菩提支。紅黃白綠,不管妳選哪個顏色,統統歸向於苦啊!在場的男眾也一樣,茉莉花也好,夜來香也好,牡丹也好,玫瑰也好,不管你挑哪朵花,全部都會枯萎,也歸於苦,所以不叫菩提支。不管你怎麼選擇,擇來擇去都都在輪迴裡。我們現在擇法,要朝向於滅苦、解脫,這才叫作菩提支。那為什麼有智慧朝向於苦滅、證菩提的這個選擇呢?因為有念菩提支,已經得明斷無明,正覺了!得法眼了!法眼一開,眼睛亮不亮?亮啊!那路看得到沒有?看得到啊!
前面提過,念菩提支斷什麼煩惱?無明!還有斷對佛法僧的疑惑。那麼這個時候,你為什麼能夠做出朝向於苦滅、朝向於菩提的抉擇呢?因為這個時候,你已經知道緣生法無常、緣生法苦。南傳巴利聖典《相應部》蘊相應第102經如是說:「如何修習無常想?如何多修習者,永盡一切欲貪……乃至……永斷一切我慢耶?此是色,此是色之集,此是色之滅,此是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之集,此是識之滅。諸比丘!如是修習無常想,如是多習者,永盡一切欲貪,永盡一切色貪,永盡有貪,永盡一切無明,永斷一切我慢。」這裡說的是「如何修習無常想」,無常想不是直接觀無常,而是觀五陰的集法與滅法,入手處在六觸入處。這一點,師父每次上課都一再強調,為什麼要一直強調這個?因為這是現在佛教界禪觀的一個大毛病。部派佛教以來,把得明、斷無明拿到修行道次第的最後面;但原始佛法修行的道次第,第一步是見因緣法,得明、斷無明,然後才知道緣生法無常,斷常見,知道緣生法無我,斷身見(斷我見)。
《相應阿含》296經就指出 佛陀正覺的修行方法,就是修因緣法及緣生法。 佛陀說:「云何為因緣法?謂此有故彼有,謂緣無明行,緣行識,乃至緣生有老死,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。」云何緣生法?謂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,有、生、老死這十二個。 佛陀如是說:「若佛出世,若未出世,此法常住,法住,法界,彼如來自所覺知,成等正覺,為人演說,開示顯發。」所以, 佛陀是怎麼成就正覺的呢?見因緣法跟緣生法。絕對不是看星星,也絕對不是一貫道講的「悉達多修了六年苦行,不能正覺。最後,坐在菩提樹下,無極老母來點化,才成就正覺。」這真是滿嘴亂放炮,莫名其妙!道教也曾經說老子跑到印度去點化悉達多成佛,這都是自編的偽說,一點根據都沒有。
《相應阿含》296經的第二段經文如是說:「多聞聖弟子,於此因緣法、緣生法,正智善見。不求前際,言:『我過去世若有?若無?我過去世何等類?我過去世何如?』不求後際:『我於當來世為有?為無?云何類?何如?』內不猶豫:『此是何等?云何有?此為前誰?終當云何之?此眾生從何來?於此沒當何之?』。」這是什麼意思呢?不是指沒有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,是告訴我們,過去世是因緣生的五陰,未來世也是因緣生的五陰,現在世也是因緣生的五陰。無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是因緣生的五陰。那五陰是不是我?不是!見因緣法、緣生法的多聞聖弟子,不會把過去世因緣生的五陰當作是我,不會把未來世因緣生的五陰當作是我,不會把現在世因緣生的五陰當作是我。所以不會說過去世的「我」怎麼樣,未來世的「我」怎麼樣,現在的「我」會當如何,不在「我」上面繞著轉。但緣生的五陰有、沒有?有!緣生的五陰是不是「我」呢?不是!
《相應阿含》296經最後一段如是說:「若沙門、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,謂說『我見』所繫、說『眾生見』所繫、說『壽命見』所繫、『忌諱吉慶見』所繫,爾時悉斷、悉知,斷其根本,如截多羅樹頭,於未來世成不生法,是名多聞聖弟子,於因緣法、緣生法,如實正知,善見,善覺,善修,善入。」這段經文就針對佛教以外的修行者而言。意思是:如果佛教以外的修行者,如沙門(指苦行外道)、婆羅門這些人,有凡俗見(我見、眾生見、壽命見、忌諱吉慶見)的繫著,如果見了因緣法跟緣生法,這四種凡俗見悉斷、悉知、斷其根本,如斷多羅樹頭,於未來世成不生法,這就名之為多聞聖弟子。因為他們已經「於因緣法、緣生法,如實正知,善見,善覺,善修,善入」。諸位法友!如果要斷我見、斷常見,是直接修無「我想」、無「常想」?還是要先觀因緣法、緣生法?當然是先觀因緣法、緣生法!
3-1. 如何契入無常、非我
大家要瞭解:了知無常、無我,不是直接觀無常 無我,是從觀因緣法入手。因為無常指的不是現實,我們不能指著現實的任何東西,說這個是無常,這樣的說法是錯的;你可以說這個是因緣生。凡是指現實的一切,都要說它是因緣生。無常是指我們觀念上對「常見」的捨棄;無我是指我們觀念上對「我見」的捨棄。所以無常是指捨棄「常」的錯誤知見,無我是指捨棄「我」的錯誤知見,無常、無我指的是錯誤觀念的斷除。那實際的現實是什麼?實際的現實是因緣與緣生。我們一般常講一切都是無常,當你說這話時,就以為無常即是現實的一切。所以許多人認為:「現實既然是無常的,那麼觀現實,就是觀無常呀!」這是一個很大的的混淆,把無常當作現實,叫你如實觀察的時候,你當然就是修無常觀啦!因為你認為現實就是無常。
事實上,現實不是無常的,現實是緣生;現實為什麼是緣生?因為在因緣中顯現。所以,禪觀的時候,得觀因緣,才能了知現實是因緣生。佛教界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,百分之九十的法師只要一講禪修,就教你觀無常;一教打坐,就教你觀無我。師父我剛開始學禪修時,就教我要觀空、無我,老實講,我怎麼觀都沒辦法空、無呀!怎麼看都是有呀!可是師父們都一直講無啊、空啊!所以就覺得自己業障實在太重了。現在我想請問諸位:「再怎麼觀,皆是有,正常不正常?」正常呀!所以 佛陀如是說:「如實正觀世間集,則不生世間無見。」你不會把因緣業報當作無嘛!對不對?所以有沒有?有!那怎麼有?是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」;當然也是「彼有故此有,彼生故此生」。世間是因緣生,怎麼觀當然都是有,觀也觀不到「無」嘛!「無」是在哪裡無?應當是在觀念上把「常樂我淨」的見解丟棄。現實不是無常、無我,無常是斷「常見」,無我是斷「我見」。切記!切記!
七菩提支的第二個是擇法菩提支。第一個念菩提支已經觀了因緣法了,明白緣生法無常、苦、非我亦非我所。既然知道五陰是緣生法,緣生則無常、苦、非我亦非我所。那請問你一件事,你打算怎麼樣?應當對緣生之法(五陰)應當離貪、斷愛! 請看《相應阿含》749經,對應經典是南傳《相應部》道相應的第一經,經中如是說:「若起明為前相,生諸善法時,慚、愧隨生;慚、愧生已,能生正見;正見生已,起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次第而起。正定起已,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、瞋恚、愚癡,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,得正知見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」「以明為前相」,明指的是什麼?見因緣法!念菩提支成就得明 斷無明,明瞭以後,能生正見。
佛陀經由四聖諦的正覺經過,就記載在《相應阿含》287經,說出 佛陀未成正覺的時候,先探尋老病死怎麼起,然後看到了十二因緣的集法;緊跟著探尋老病死怎麼滅,就看到了十二因緣的滅法。接著,看到了古仙人道,這個古仙人道稱為八聖道。
八聖道是什麼呢?請看《相應阿含》 768經:「純一、滿淨,具梵行者,謂善知識。所以者何?我為善知識故,令諸眾生修習正見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;乃至修正定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。」經中所謂的修行,都是指八正道的修行。八正道的每一個修行都在講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。為什麼八正道都在講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呢?因為見八正道之前,先要得「見集法、滅法」的明;得「見集法、滅法」的明,即知道緣生法無常、苦、非我;既然知道緣生法則無常、苦,那麼對緣生而不是「常樂我淨」的五陰,當然就會做出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的抉擇。這就是對因緣法、 緣生法正知、善見以後,做出正向於斷貪、解脫的抉擇,而這個抉擇就會導向滅苦。
為甚麼對緣生法生貪愛,則有苦的繫縛?因為諸法緣生,緣生則無「常」、非「我」,這是緣生法的現實,不能拒絕,猶如有逼迫性,所以稱為「苦」。那什麼叫緣生則無常呢?師父一直強調,因緣即是影響的意思;緣生就是在影響中發生。凡是在影響中發生的一切,會在影響中發生改變,而且這種改變 不能拒絕,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影響中。並且重要的是:凡是在影響中發生的,發生的也是影響。好比諸位現在聽師父上課的聲音,是不是在影響中發生?是!那發生了什麼?大家都受到影響了,對不對?那影響的有沒有一樣?不一樣,統統都不一樣。這時候,耳、聲為緣耳識生,耳聲、耳識具足叫耳觸,依耳觸起受、想、行。請問諸位:你的五陰有沒有影響?有啊!所以在影響中發生的,發生的也是影響。
再看師父手中的滑鼠,每個人的視覺、記憶、想法皆不一樣!在影響中發生的,發生的是什麼?左邊看的是圓的,右邊看的是扁的;這邊看的是平的,那邊看的是凸的;這邊認為是美的,那邊認為是醜的。你說發生了什麼,怎麼說都是道理,但都不是真理;那事實是什麼?是發生了影響!影響了之後,是變還是不變?變!而且變個不停;那能不能自己決定自己?不行!能不能決定它?也不行!所以我們說緣生法則無常、非我、非我所;並且這些事情不能拒絕,此謂之苦。在這情形之下,如果我們對這個緣生法生貪愛,那請問能否成辦?不能!肯定沒辦法成辦。沒辦法成辦,卻又愛,那結果呢?除了苦以外,還是苦呀!當我們明白了這樣的事情,會起什麼正見?生起「於五陰當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,向於捨」的正見!如是你就有了七菩提支的第二個擇法菩提支。這在八正道裡叫正見生起,就是見「離貪斷愛的八支聖道,乃滅苦的正道」,又叫擇法菩提支。這時你就見了古仙人道。
3-2. 擇法菩提支的修證成就
那擇法菩提支的修證成就,是什麼呢?擇法菩提支就是對緣生法,起離貪、斷愛的正見。依這個正見開啟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」的八正道明見。那擇法菩提支的證量是什麼呢?具足四聖諦第一轉的正覺,證量還是「慧解脫(須陀洹)」。《相應阿含》845經就如是說:「若比丘於五恐怖怨對休息,三事決定不生疑惑,如實知見賢聖正道,彼聖弟子能自記說:『地獄、畜生、餓鬼惡趣已盡,得須陀洹,不墮惡趣法,決定,正向三菩提,七有天人往生,究竟苦邊。』」
《相應阿含》845經又提到「如實知見賢聖正道」,「如實知見賢聖正道」是什麼呢?謂:「此苦聖諦如實知,此苦集聖諦、此苦滅聖諦、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,是名聖道如實知見。」另有二篇經文亦提到「聖道如實知見」,《相應阿含》846經是這麼說:「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?謂八聖道,正見乃至正定。」在《相應阿含》846之次經則是說:「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?謂十二支緣起如實知見。」這是指出須陀洹見了十二因緣,也見了八正道,合起來叫做四聖諦如實知!所以,念菩提支成就是「慧解脫(須陀洹)」,擇法菩提支的成就也還是「慧解脫(須陀洹)」!
前面提過:念菩提支成就是斷身見和疑(對佛、法、僧的疑惑),而擇法菩提支成就是斷什麼?斷戒禁取。什麼是戒禁取的妄見呢?就是「什麼樣的作為有助於解脫,什麼樣的作為無助於解脫」分不清楚,也可說是何者是斷苦正道不能如實知,這就是戒禁取見。好比有些印度的苦行外道,認為全身脫光光的有助於解脫;有些印度的苦行者,身上要抹灰;也有些苦行者在農曆的初一和十五,將牛糞塗在地上,然後裸身在牛糞上滾一滾,認為這樣有助於清淨……等等。「什麼有助於解脫,什麼無助於解脫」分不清,這就叫戒禁取見。那麼如果有人對你講:「吃素可以解脫」,這個對不對?不對!吃素無助於解脫;但若反過來跟你講:「吃素無助於解脫,所以就不用吃素,吃素沒有意義。」這樣的說法也是戒禁取見,吃素的確無助於解脫,可是不食魚肉基本上是善心、善法,也值得鼓勵,不能因為它無助於解脫正覺,就說這個毫無意義。如果照這個說法,不殺生能不能解脫?不能!既然不殺生無助於解脫,那我們就不要持不殺生戒了嗎?不是嘛!這是善法。臺灣有些學南傳的人,反對把吃素當作是成就解脫的道品;但也因此,反對任何的吃素行為,認為吃素的人就是提婆達多的徒眾。持這樣見解的人,就是戒禁取見。吃素的確無助於解脫,任何提倡吃素可以解脫的說法都是錯誤的;可是它是善法,而這個善法要做不做隨你便,但你不能說做這個善法是不對。這就如同孝順父母不能解脫,那我們可以不孝嗎?作父母的養兒育女不會解脫,那兒女生了不要養嗎?這是偏激的觀念,諸位法友一定要弄清楚。
總之,斷戒禁取見不是看吃素或不吃素,應是看有沒有見因緣法,再從因緣法的如實知見裏,看到離貪、斷愛是滅苦的正道,這樣才能斷戒禁取見。
4. 精進菩提支
七菩提支的第三步是精進菩提支,精進菩提支講的就是精進修出世間的八正道。請看《相應阿含》785經,對應經典是南傳巴利聖典《中部》大40法經,在《中阿含》叫做《聖道經》。經文大意是:八正道有兩種,一種叫做轉向善趣,一種叫做正盡苦轉向苦邊(苦的邊際,就是苦盡的意思〉。轉向善趣的是世俗的八正道,正盡苦轉向苦邊的叫做出世間的八正道。什麼叫世間正見?「若彼見有施,有說,……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,不受後有,是名世間正見,世俗、有漏、有取、向於善趣。」那反過來,什麼叫出世間正見呢?「聖弟子!苦、苦思惟,集……滅……道、道思惟,無漏思惟相應於法,選擇、分別、推求、覺知、黠慧、開覺、觀察,是名正見,是聖、出世間、無漏、不取、正盡苦、轉向苦邊。」重點是什麼呢?擇法菩提支是見八正道,見八正道後才能進一步的精進修八正道,這是開始修四聖諦的第二轉。怎樣才是出世間的八正道呢?必需和四聖諦無漏思惟相應,才叫做出世間的八正道。這段經講的就是修出世間的八正道。舉凡正見、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等,都得跟四聖諦相應,才是修出世間的八正道。
修出世間的八正道,是四聖諦的第二轉。因為沒有四聖諦第一轉的正覺,就不可能修相應四聖諦正覺的第二轉,修出世間的八正道。請看《相應阿含》379經《轉法輪經》,四聖諦的第二轉講的是什麼?「苦聖諦,知當復知(或者說已知當出)」、「苦集聖諦,已知當斷」、「苦滅道跡聖諦,已知當修」、「苦滅聖諦,已知當做證」。這意思是說:老病死是苦,知道以後要決意出離;苦集聖諦已經知道後當決意要斷;斷生死輪迴,已經知道後當決意要證;出世間的八正道有助於斷苦解脫,已經知道後當決意要修。所以,四聖諦的第二轉是修出世間的八正道。在七菩提支裏,涵括在精進菩提支、喜菩提支、輕安菩提支、定菩提支。《相應阿含》749經如是說:「正見生已,起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次第而起。」經中明白指出八正道是「次第起」,所以精進菩提支的修行方法,就是「依四聖諦的正覺,修出世間的八正道」。
5. 喜、猗、定、捨菩提支
何為喜菩提支呢?喜菩提支是:「對於離貪、斷愛,朝向斷苦的解脫(勝妙出離),能夠隨喜、歡喜。」輕安菩提支就是:「於六觸入處,隨正念,隨正見(正念、正智住),向於離貪,斷諸繫縛,所以身、心輕安,也叫做猗菩提支」;定菩提支就是:「於六觸入處,隨正念、隨正見(正念、正智住),離貪、斷愛,斷諸繫縛,不起貪欲、瞋恚等諸覺想相續,成就正定。」所以,從精進菩提支到定菩提支,就是八正道次第修習成就的過程,也是成就四聖諦的第二轉。
當八正道修習具足,成就正定之後,斷除什麼煩惱呢?斷貪欲,斷瞋恚(愚癡在四聖諦的第一轉已經斷了〉。所以,四聖諦第二轉,出世間八正道修習具足時,癡、貪、瞋已達到斷盡。《相應阿含》749經就如是說:「正定起已,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、瞋恚、愚癡」。
七菩提支的最後一個就是捨菩提支,捨菩提支就是「癡、貪、瞋斷盡,成就解脫,具備解脫知見生,自知不受後有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這也就是四聖諦的第三轉。
我們回到精進菩提支。精進菩提支,在三十七道品中又稱為「四正勤」;在四神足中叫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之神足」,也就是正勤;在五根裡面叫做精進根;在五力裡面叫做精進力。在修精進菩提支、喜菩提支、輕安菩提支時,仍不離開「集法、滅法的正念(念根)」與「於緣生法當依遠離、依離貪、依滅盡,向於捨的正見」,即正念、正智住的精進於離貪的修行(在六觸入處隨正念、隨正見)。所以在精進菩提支、喜菩提支、輕安菩提支中,有精進根和念根,有精進力與念力。這在四神足裏,除了第一步「觀」,見十二因緣的集法和滅法外,接下來的「欲、勤(精進)」,「欲」就是要對「離貪向於斷苦的八正道」起增上欲學,朝向滅苦,接著下一步即是精進的修習出世間八正道,所以「欲、勤(精進)」就是八正道的明見與實踐的修行。「心」說的是定學,指的是八正道最後的「正定」,也是七菩提支的定菩提支。因此,四神足說的是四聖諦第一轉與第二轉。
道品當中的定菩提支,就是八正道的正定,也是五根、五力的定根及定力,也就是四神足的「心三摩地斷行成就之神足」,這是依出世間八正道的修習,最後成就正定而得離貪、解脫。由於斷貪欲稱為心解脫,修習離貪的八正道,最後成就正定,正定成就則離貪、解脫,也稱為「心三摩地斷行成就之神足」。
七菩提支的捨菩提支,是捨斷癡、貪、瞋,成就解脫、解脫知見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最重要的,修習七菩提支到達捨菩提支時,成就的證量是什麼呢?成就慈悲喜捨,這時候就叫做心解脫。念菩提支成就稱為慧解脫;次第的修習到定菩提支,成就正定,可以達成癡、貪、瞋的永斷。所以,最後達成捨菩提支時,心解脫成就,現法自知作證,不受後有。
6. 七菩提支統貫佛法
現在師父問你:「所謂的十二因緣,有沒有在七菩提支裡面?」十二因緣是念菩提支,八正道是擇法菩提支,四聖諦第一轉的修習是念菩提支和擇法菩提支;四聖諦第二轉的修習出世間八正道,是精進、喜、猗、定菩提支;四聖諦第三轉的捨斷癡、貪、瞋,達成解脫、具足解脫知見的修習,是捨菩提支。
五根中的慧根和信根,即是念菩提支及擇法菩提支,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則是精進、喜、猗、定菩提支。前面提過:四神足的「觀、欲、勤、心」,也是涵括在七菩提支裏。因此,佛法宣說的十二因緣、八正道,四聖諦三轉、十二行,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支、八聖道分,還有無常、苦、無我、涅槃寂滅等說法,都統統涵括在七菩提支裏,彼此貫串一氣。在七菩提支的禪修次第中,已統貫 佛陀教法的全部。
了解於此,如果有人問你:「修什麼可以將 佛陀一代的教法修證完整?」答案是修七菩提支。菩提道次第為何?答案是四聖諦三轉、十二行。所以,什麼是中道禪法?就是七菩提支。
若有人說:「你們只修七菩提支嗎?」那我們就知道此人對佛法是外行啦!若有人說:「七菩提支不就是小乘佛法嗎?」請看《相應阿含》727經:「所謂念覺分,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;擇法、精進、喜、猗、定、捨覺分,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。」又:「唯精進修習、多修習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所以,修七覺分是不是小乘佛法呢?不是!講這句話就叫造口業。修七覺分,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四聖諦三轉、十二行呢?請看《相應阿含》379經(又稱《轉法輪經》), 佛陀如是說:「我已於四聖諦三轉、十二行,生眼智明覺故,於諸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、聞法眾中得出、得脫,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所以,七覺分是禪法,修七覺分的證量就是成就正覺、離貪、慈悲喜捨、生死斷盡的解脫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七覺分的修行證量,分別在四聖諦的道次第上是什麼?四聖諦的第一轉:見因緣法、悟八正道;第二轉:精進修出世間的八正道;第三轉:成就解脫,成就解脫知見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所以,七菩提支是不是小乘呢?不是!四聖諦是不是小乘呢?不是!這是古老的正統的佛法,這樣大家明白了嗎?清楚了嗎?那你現在打算修三十七道品當中的什麼?七菩提支!修了七菩提支,也就全包了。
7. 除疑
諸位法友!中道禪法就是七菩提支;菩提道次第,就是四諦三轉、十二行;一乘菩提道,是「修七菩提支,成就四諦三轉、十二行」。如果有人說:「修七菩提支成就四諦三轉、十二行,這是佛修的法,聲聞弟子不能修,佛才能修。」不!修七菩提支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佛與佛弟子都這麼修。如果是無師自覺,就稱為佛陀、阿羅漢;如果是有老師傳授,那麼「佛陀」這個尊號只留給我們的導師,咱們謙虛一點,只能自稱是阿羅漢或聲聞弟子。在印度宗教的傳統中,「佛陀」是比較尊敬的敬語,「阿羅漢」是比較通俗的敬語。
還有一點,修行人不要互相比來比去,修行不必比賽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絕對不會有名額限制。所以,自己努力就好,不要互相嫉妒,一點意義都沒有。越嫉妒,越墮落,也越不會成就,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祝大家能夠心開意解,自此有了明亮的前途。